(Image: https://www.freepixels.com/class=)
东风6型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一是机车运行控制与柴油机控制,例如机车运行工况及运行方向的转换、主电路的切换及柴油机转速和功率的控制。 第二是机车牵引时柴油机恒功率与经济特性的控制,它是由励磁控制板上的大功率场效应管及相应的控制电路负责执行,在微机控制下自动调节牵引发电机励磁电流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控制要求,使电传动系统能够充分吸收柴油机的输出功率。 第三是机车轮对防空转防滑行保护功能,机车采用了速差控制和轮对蠕滑控制相结合的粘着控制系统,微机系统的励磁调节环节持续监控着轮轨蠕滑状态,并根据空转或滑行的程度自动采取相应的粘着修正措施,包括撤砂、比例降功率、部分降功率、切除励磁这四种方式。 第四是机车电阻制动的恒流控制及低速范围扩展功能,东风6型机车在使用电阻制动时,低速状态下的三级扩展控制(10~35公里/小时)、中速状态下的恒流控制(35~100公里/小时)、高速状态下减励磁控制(100~118公里/小时)均由微机系统自动控制。 除此之外,微机系统还能够对柴油机和电气系统实施完善的保护,根据从传感器输入的各种性能参数进行数学函数和逻辑分析,对整个系统进行140种故障的检测,而且还可以对某些故障进行自动或手动处理。 1980年代,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猛增,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货运能力不足导致各地待运货物物资大量积压,而当时刚刚投入批量生产的东风4型柴油机车,不仅机车数量和生产能力无法满足需求,而且在柴油机、传动系统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机车可靠性和生产质量仍有待改进。 为了缓解机车数量不足的燃眉之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经研究后决定,按技贸结合原则从国外进口一批大功率柴油机车。 经过反复比较后,中国最后选定了美国通用电气运输系统分公司(英语:GE Transportation)的产品、属于通用电气Dash-7系列产品之一的C36-7型柴油机车,这种机车按中国铁路机车命名规范定型为ND5型柴油机车。 同年5月12日,东风6型0003号机车已走行161203公里,完成了15万公里运用考核并返回大连机车车辆厂进行拆检。 1996年5月21日至6月10日,东风6型0004号机车在大连机车车辆厂水阻试验台完成了机车定置试验;同年6月18日至6月25日,在沈大铁路大连北至大石桥、辽溪铁路辽阳至本溪区间完成了动力学性能试验;同年7月9日至8月2日,又在上海铁路局南京东机务段进行了冷却能力试验。 1996年9月12日至11月20日,东风6型0004号机车在北京环形铁道完成了余下的各项鉴定试验项目,包括牵引热工性能、电阻制动、牵引电动机温升、启动加速性能、粘着性能等试验[7]。 1998年10月,大连机车车辆厂向铁道部科教司提出对东风6型机车安排进行部级鉴定的申请;同年12月,铁道部组织的标准化审查组对东风6型机车进行了设计及鉴定标准化审查。 为了满足中国铁路干线开行5000吨重载货物列车的需要,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于1991年下达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合同,大连机车车辆厂于1994年12月试制出新一代的东风10D型柴油机车[16]。 该型机车是以大连机车车辆厂于1988年研制的东风10型柴油机车为基础,吸收和应用了东风6型柴油机车上的各种先进技术,而开发研制的5000马力(3590千瓦)双节联挂八轴重载货运机车。 东风10D型柴油机车的动力装置为12V240ZJD型柴油机,电力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是以国产化的东风6型机车为基础改进而成,包括JF206A型牵引发电机和ZD108型牵引电动机。 与东风6型机车相比,东风10D型机车还采用了许多前者所没有的崭新技术,例如由交流异步电动机驱动的辅助传动系统、以牵引发电机作为起动电机的柴油机变频起动技术、由两台微机组成的主从微机通讯控制系统、干式加压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等[17]。 就动力装置、电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而言,东风10D型柴油机车无疑是当时中国铁路最先进的国产柴油机车,但由于受到零部件制造工艺和生产品质的限制,该型机车的可靠性特别是交流辅助传动系统,远远未达到可供投入运用的成熟程度。 1989年5月24日,东风6型0001号、0002号机车正式移交沈阳铁路局大连机务段投入运用考核,并将其与ND5型机车编入同一个车队,担当沈大铁路大连至苏家屯之间的干线货运任务,以便客观比较和评价东风6型机车的性能,至同年末两台机车已经分别行驶了9.5万公里和7.4万公里。 1999年10月,铁道部召开东风6型机车部级鉴定会,与会代表认为该型机车„主要指标已达到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要求“,„运用经济性上达到1980年代末世界同类机车的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部级鉴定[11]。 为了验证国产化机车的性能和质量状况,东风6型0003号机车经过初步的牵引试验后,于1992年3月18日至4月10日在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的机车定置试验台上进行了牵引热工性能试验。 Lovemygifts 试验结果显示,虽然国产化机车的各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目标,但其轮周效率、油耗率、牵引力等参数还是略低于首两台采用进口零部件的原型车。 12位手把时的最大起动牵引力达到474.03千牛;15位手把时的牵引发电机整流后电流达到6153安培,此时的轮周牵引力达到311.27千牛;机车轮周效率最高可达35.3%。 虽然东风6A型机车并未投入试制,但其径向转向架的设计后来被应用于2000年研制成功的东风4D型7000系机车[19]。 1996年9月,铁道部决定于1997年4月1日开展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要求大连机车车辆厂迅速研制提速客运机车。 1996年12月15日,首台东风4D型提速客运机车在大连机车车辆厂落成,得益于直接采用东风6型机车上的成熟技术,从下达任务到原型车出厂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并成为了前四次铁路大提速的主力客运机车[14]。